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物件中的日本史
A History of Japan in Material Objects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曾寶滿 
課號
Hist1627 
課程識別碼
103 532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博雅301 
備註
A23:歷史思維、世界文明
總人數上限:8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門課為一般通識課程,旨在透過介紹物品的來歷及其串起的古今時代背景,講授日本在政治、經濟、技術,以及思想文化上的重大演變。 

課程目標
本課程以「日本的傳統與現代」為主旋律,以美術工藝品、日常生活的工具與技術為輔助線,瞭解日本與東亞世界在技術、文化、信仰以及知識上的跨域流動,進而理解人們在器物與工具上所投射的生活感覺與對外意識。課程的討論課題,包含日常生活相關的課題,希望引導不同科系的學生增進對日本的傳統與現代之瞭解,進而思考日本與東亞、乃至日本與世界之間歷史發展歷程不同而產生的各式議題。 
課程要求
每週依主題有閱讀文章,以深化講授和討論的內容。課堂上,首先由教師講授主題物品背後的歷史背景及討論主題所需的基礎知識,同學再根據指定讀物,參與課堂討論。
成績評量的方式與比重為:1. 課堂參與和討論(40%),2. 作業2次(30%),3. 期末報告/期末考(30%)。
作業:兩次關於物件的作業,與一次觀影心得。同學可依其科系背景之不同,在每週閱讀討論中選擇自身感興趣的主題,撰寫心得作業1200字以上,每位學生一學期需繳交兩次。

期末報告或期末考:
選擇期末報告者,可單獨或2-3人一組製作報告,由學生依擅長的敘事方式(文字報告、課堂口頭報告、動畫短片、podcast等,請事先和教師討論),嘗試創造性的寫作或呈現方式。但選擇期末報告者,最晚需於期中考週前提出報告題目與製作構想。
課程希望同學藉由各式各樣物品所展開的日常主題之討論,瞭解日本社會發展的特徵與面臨之課題。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寄信給授課教師約時間。 
指定閱讀
於第一週上課時說明 
參考書目
〔日文〕
會田康範、下山忍,《文化財が語る日本の歴史》,東京:雄山閣,2022。
かみゆ歴史編集部,《物語で読む国宝の謎100:カラ-版》,東京:イ-スト・プレス,2022。

〔中英文〕
廖敏淑,《日本史:矜持的變色龍》臺北:三民,2023。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Japan.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1999.
大石學等,《日本千年歷史之謎》,遠足文化,2019。
清水正之,《日本思想全史》,臺北:聯經出版。
高橋昌明,《武士的日本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Federico Marcon,《博物日本 本草學與江戶日本的自然觀》,臺北:衛城,2022。
原武史,《鐵道與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國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由井正臣,《岩波日本史 8 帝國時代》,北京:新星出版,2020。
加藤陽子,《昭和天皇與戰爭世紀》,廣場出版,201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和討論 
40% 
「課堂參與」項目包含參與討論課在內的課程。 
2. 
作業 
30% 
 
3. 
期末報告 
3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考試取代書面(口頭)報告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課程說明 
第2週
3/01  古代社會與文化 
第3週
3/08  中世社會與文化 
第4週
3/15  近世的武士政權與傳統性權威 
第5週
3/22  近世的統治體制與生產結構 
第6週
3/29  近世的思想文化 
第7週
4/05  清明掃墓放假 
第8週
4/12  電影鑑賞《殿下萬萬稅》 
第9週
4/19  校外學者專題演講 
第10週
4/26  幕末的動盪與「開國」 
第11週
5/03  近代國家的成立 
第12週
5/10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第13週
5/17  政黨政治的發展與社會運動 
第14週
5/24  邁向太平洋戰爭 
第15週
5/31  敗戰困境與高度經濟成長期 
第16週
6/7  期末考